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者: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4-03-31浏览次数:12

中青办联发〔2021〕1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的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学生工作特点和规律,着力服务广大同学普遍性需求,着力提升服务大局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同学满意度、大局贡献度、社会认可度,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树立起富有理想、关心同学、清新阳光的组织形象,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提高同学满意度。以增强广大同学的社会化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服务的政治性、普遍性、针对性,面向全体同学,形成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使广大同学对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提高大局贡献度。以形成学联学生会组织稳定的社会功能为主要目标,增强联系服务的覆盖面、有效性,更好发挥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学联学生会组织在服务中心工作和校园治理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提高社会认可度。以努力消除功利化、庸俗化、官僚气为主要目标,坚持精干职能、精简机构、力量下沉、协同发力,不断巩固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成果,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社会对学联学生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广泛认可。

二、重点任务

(一)践行服务宗旨,实施“知行工程”,提高同学满意度

1.服务思想成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贴近同学、覆盖广泛的组织优势,协同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帮助同学接受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熏陶,服务同学思想成长。

——持续深化专题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联学生会首要任务,组织开展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学生一以贯之的期望和要求。组织广大同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书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精神追求和对青年学生的希望嘱托中感悟理想、坚定信念。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与信仰对话、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告白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校园宣讲、座谈报告、国情调研等,帮助同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举办“同心营”交流活动,开展各民族同学之间的融情实践活动,帮助同学增进相互了解,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选树青年学生典型。举办“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等活动,组织同学积极参评青年五四奖章、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发掘同学身边榜样,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组织实践活动。聚焦青年学生成长的根本需求,坚持学校和社会相衔接,组织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报到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和价值追求,帮助广大同学提高社会化能力。

——丰富拓展实践载体。普通高校学生会应重点关注同学的学业发展和就业困难,借助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同学搭建渐进实现社会化的实践载体。职业院校学生会应激发同学自信心、上进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技能比赛等活动,帮助同学找到职业定位和努力方向。普通中学学生会应适应同学对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组织动员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兴趣爱好等实践类活动,帮助同学拓展视野、认识社会、锤炼意志。

——引导有序政治参与。组织广大同学围绕“十四五”规划,关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化事业、生态文明、青年发展等领域,广泛开展国情调研、实践考察活动,举办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了解并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3.帮扶困难同学。发挥植根同学优势,聚焦广大同学在不同学段升学、就业等成长发展的具体需求,争取各方支持,推动资源共享,帮助同学解决具体困难。

——学业就业帮扶。通过开展结对帮扶、课后答疑辅导等,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业明显进步。组织开展就业观指导、就业政策解读、岗位信息推介等工作,帮助同学进行理性就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技能。

——身心健康维护。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帮助同学强健体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互助联谊等校园良性交友平台,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成长观、交友观、婚恋观。

——生活困难援助。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主动对接团属基金会资助项目,精准投送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帮助同学争取支持、自立自强。组织开展帮助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罹患重大疾病等特殊困难同学的募捐、志愿服务等工作,多为同学雪中送炭。

4.维护正当权益。把服务同学发展和助力学校建设高度统一起来,增强维护学生权益的主动性,聚焦与同学密切相关的校园治理短板和普遍性诉求,服务同学校园学习生活权益。

——注重日常意见收集。建立同学意见建议线上线下征集平台,广泛听取同学心声,准确把握同学思想动态,定期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情况,当好广大同学的代言人。组织学生代表积极参与校领导接待日、职能部门接待日等活动,畅通学校与同学间的常态化沟通渠道。

——推行校园提案制度。坚持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制,组织学生代表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加强与学校党政部门的联系,跟进同学提案及建议的办理,主动向同学反馈办理结果。

(二)勇担时代责任,实施“聚力工程”,提升大局贡献度

5.助力交流交往交融。各级学联组织要加强对海外中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的联系和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国家民间外交大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青年学生力量。

——实施海外留学生联系服务计划。建立健全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日常联络机制,深化拓展“海外学子华夏行”等工作项目。面向海外中国留学生设置社会实践、实习见习、创新创业等素质拓展活动的参与渠道。发挥国内留学生服务组织、留学生产业园科技园等平台作用,服务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

——实施海峡两岸暨港澳学生交流交融计划。重视内地港澳生、在港澳内地生的纽带作用,常态化举办夏令营、观摩团、“港澳学子内地行”等实践考察活动。深化拓展挑战杯、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港澳赛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等活动。依托两岸校园歌手大赛、海峡两岸青年论坛等活动,拓展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交往。

——实施国际学生交流交往计划。学联学生会组织要加强与来华留学生的交流,通过举办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游学考察、文化体验、艺术交流等活动,拓展青年同学国际视野,展现中国青年精神风貌,帮助中外学生加深互相了解、增进彼此友谊。

6.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青年发挥作用的迫切需求,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同学们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搭建舞台,在科技报国、技能成才中展现作为。广泛开展科技论坛、创新作品展示、创业大讲堂、科普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崇尚创新的校园氛围。组织动员同学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振兴杯等创新创业活动,参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启蒙创业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涵养文化自信。举办国学讲坛、书香校园、青春诗会、艺术节、学生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参与性俱佳的文化精品项目。以推动校园优良学风建设和服务学术科研为重点,拓展学术沙龙、讲座指导等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学生会建设。

——参与基层社会建设。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青年学生作用。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到城乡社区报到的机制成果,组织动员同学就近就便在学校、家庭所在地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同学广泛参加西部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等基层社会实践项目。

——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广泛开展“光盘行动”、植绿护绿、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传播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举办“后勤体验日”等活动,引导同学尊重劳动成果。

7.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联系服务,在党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中协同发挥作用。营造校园和谐氛围,共育校园学习生活良好秩序。

——有效联系服务学生社团。鼓励学生会骨干担任社团负责人,支持学生社团发挥专业和特长优势,申请承办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文化体育等活动。

——发现和化解校园矛盾。及时发现、主动化解身边存在的同学关系不睦、师生交流不畅、后勤保障不善等矛盾纠纷。举办校史讲堂、学习小组等活动,倡导爱校荣校、尊师重教风气,营造师生和谐关系。广泛开展宿舍文化、班级互助、院系联谊等活动,引导同学和睦相处、共同成长。

(三)持续深化改革,实施“强基工程”,提升社会认可度

8.规范组织建设机制。深刻领会学联学生会组织的政治定位,高质量落实《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推动改革“形神兼备”。

——切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宗旨,当好党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履行服务同学思想成长、精神文化、全面发展、校园生活、社会融入等方面职能,坚持把同学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

——坚持精干高效原则。规范高校学生会组织架构,实行主席团轮值制度,根据职能科学设置工作部门,继续优化人员规模。严格遴选的政治条件、学业标准和结构要求,严格团组织推荐、党组织把关程序,把好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政治关、学业关、能力关、作风关、群众关。

——坚持依章依规管理。修订并落实高校学生会章程制定办法、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制定并实施地方学联代表大会工作规则等配套制度,形成以学代会和章程为基础的组织规范运行制度。建立评估评价制度,每年开展一次高校学生会组织建设和改革成效满意度调查。

——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建立学生会工作人员履职培训制度、新任职工作人员入门教育制度。全国学联对其委员会成员、地方学联对各高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高校学生会对所有工作人员每年培训全覆盖。严格落实《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执行《关于落实共青团和学联对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管理责任的若干规定(试行)》。

9.健全同学参与机制。保障广大同学作为学生会会员的权利义务,服务项目请同学一起设计,开展活动请同学一起参与,工作成效请同学一起评议。

——严格落实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大会每年召开1次,坚持学生会组织主席团成员由大会选举产生,工作向大会报告,重大事项由大会决定。严格代表产生程序和条件,使广大同学在学生代表、主席团候选人产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完善项目志愿者招募激励机制。按照“因事用人、事完人散”的原则,广泛吸纳同学参与学生会组织的工作,探索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评价学生会工作项目志愿者。注重从项目志愿者中发现选拔骨干,鼓励班级和社团团支部成员成为学生会工作项目志愿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学生评价为主的述职评议制度,将评议结果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主席团竞选、骨干遴选、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深化网上工作机制。借助互联网工具加强与广大同学的直接联系,宣传学联学生会组织的工作和建设成效,接受广大同学对学联学生会组织的网络监督。

10.完善组织协同机制。加强学联学生会组织与团组织、上下级学联组织、学联与学生会组织、校级与院系学生会组织的协同,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

——促进学生会组织力量下沉。加强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院系学生会贴近广大同学的优势,将触角延伸到广大同学身边,赋予服务同学这一宗旨更深刻的内涵、更具体的内容。

——形成团学组织工作合力。明确团学组织工作侧重点,团组织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学生会着力服务广大同学,学生社团着力培养同学兴趣爱好。建立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骨干交叉任职机制,充分依靠学生会、学生社团中的党组织、党员和团组织、团员,从骨干力量配备上保障团学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三、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指导。紧紧依靠党组织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学联学生会工作。地方团委要指导本级学联抓好贯彻落实,定期督促检查;学校团委要落实好对学生会的直接指导责任;地方学联组织要落实好对会员团体的具体管理责任。

体现组织特点。学联学生会组织要找准在党的青年工作和群团工作中的定位,把握学生群体和学生组织特点,与学校团的工作形成各有侧重、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注重工作内容、工作载体的系统化、品牌化、制度化,逐步形成体现学联学生会特点、明确稳定的组织功能。

注重分层分类。紧密结合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普通中学同学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会工作基础,分层分类设计落实举措,实施工作项目,依法依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